2023年下半场跨境电商发展的六大趋势,如何把握?
发布时间:2023.08.11
浏览次数:127

过去一年,全球经贸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跨境电商行业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蜕变前行。从发展趋势来看,2023年的网上的消费需求不会减少,推动着跨境电商的规模增长。从政策上看,2023年跨境电商环境整体在持续恢复发展中,同时各项有利于跨境电商的政策也相继实施。不仅如此,大趋势之下,跨境电商的总体“盘子”正在加速扩张,巨量红利空间不难想象,跨境出口电商正在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那么,2023年的下半场跨境电商行业又有哪些发展趋势呢?




01跨境电商出口将持续增长

跨境电商的野蛮增长时代在2022年画下句点,行业将步入更成熟稳定的发展新阶段。对于2023年的营收增长,卖家普遍持乐观态度。一方面,欧美市场的通胀水平正在持续降温,以美国为例,截至2023年1月通胀指数已降至4.0%,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海运费持续下降,港口效率提升,卖家在物流方面的困扰因素大幅降低。此外,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政策放开,不确定因素相对减少。调查显示,75%的卖家预计2023年营收增长将超过2022 年,同时34%的卖家预计盈利将超过2022年。


02门槛提高 ,经营日趋合规化

2022年,跨境电商行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轮洗牌,平台运营趋于合规,“刷单”等非常规运营已没有了“土壤”,行业进入稳定发展周期。2023年起,跨境电商行业的进入门槛将大幅提高,新进入者主要以外贸企业及国内品牌等类型的企业为主,个人创业者或将减少。此外,鉴于地域冲突、海外通胀以及消费疲软等因素依旧存在,卖家亦需要持续围绕产品力、品牌力、供应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资金实力等方面构建起核心竞争力,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03从“大混战”到“强者角逐”

2023年,“二八法则”——20%的卖家贡献80%的GMV,这一法则在亚马逊等成熟平台将更加凸显,而平台也将投入更多重点资源扶持头部卖家。对于大量中小卖家来说,如果要跻身头部卖家,所花费的力气会越来越大,且必须找出差异化的打法才具备可能性。

而对于头部卖家而言,要想在“强者角逐”中胜出,必须构建两大核能力。由于当前站内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一方面要通过从产品质量、服务体验、营销活动等维度提升用户忠诚度,拉动复购。另一方面,也要开辟新的流量增长渠道,通过Meta、Google、TikTok等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渠道获取更低成本的流量。


04全球电商市场天平向品牌卖家倾斜

经历“封号潮”以及库存高企的阵痛之后,渠道多元化和品牌化已成为卖家共识。“多平台开店,分散风险”、“做自有品牌,强化品牌调性”成为2023年卖家运营策略调整的主要方向。平台方面,2023年亚马逊、沃尔玛,以及区域头部电商平台将更侧重于招募精品型卖家或工厂型卖家。出海品牌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机会借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消费降级趋势打入当地市场。而铺货型卖家在这些主流市场、头部电商平台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窄,账号申请会变得越来越难。铺货型卖家有可能加快多渠道、多市场布局的步伐,转向拉美、东欧、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寻找增长曲线。


05独立站将成为卖家“标配”

调查显示,37%的跨境卖家已开始运营独立站,另有35%的跨境卖家计划布局独立站。随着跨境电商从“卖货”向“品牌”业态逐步发展,独立站将成为卖家标配,并形成两类卖家格局。一方面,独立站原生站群卖家在合规的大趋势下,不断向供应链发力,补足“短板”,并充分发挥引流方面的“长板”优势,并借海外消费降级的趋势,有机会主导独立站交易。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亚马逊品牌卖家、精品卖家开始“两条腿”走路,通过建立独立站,进行品牌宣传、测款,同时为构建私域流量及交易做培育,夯实品牌根基。


06新平台和新市场成为增量入口

随着跨境电商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平台流量红利见顶,跨境卖家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量入口。平台布局方面,2023年除了亚马逊之外,TikTok Shop及拼多多跨境TEMU这两个“新秀”平台备受卖家青睐。卖家寄希望于中国互联网巨头及电商巨头打造的跨境平台,希望其能在海外复制国内成功经验,助力中国智造货通全球。市场布局方面,2022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前10个国家中,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在榜居多。上述两大区域,也因此成为跨境卖家眼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核心目标市场。由此可见,不论是跨境新手还是成熟卖家,2023年跨境业务依然是值得投入时间、精力、资金的。但随着跨境电商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通俗一点而言就是商家数量增长导致的“内卷”效应,加之过去几年经济政策影响下的行业变动,成本也随之上升。建议卖家们更要注重品牌和专利,建立柔性优质的供应链,持续有新品升级改款。另外,店铺玩法看似花样百出,实则万变不离其宗,卖产品拼到最后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拼的是产品的创意、卖点和市场的契合度。所以中小型出海企业也不要就此躺平,技术在革新,市场在交替,抓住时代的风口才是成功的王道。




那么对中小型出海企业来说,如何才能在2023年把握利好的顺风车呢?


01选品建议

根据过去很多成功的案例和相关数据分析不难发现,选品准确可以帮助零起步跨境电子商务者更好地产单。另外,选品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头脑风暴就可以找到,这里面也是有很多的学问的。建议卖家们首先考虑产品是否足够吸引人,或者价格是否足够吸引人。其次考虑该产品是否符合市场期待,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产品和市场进行调研。再者考虑产品是否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考虑产品是否符合独立站选品的基本原则,即不易碎、质量轻、体积小。最后,选品完成之后还需要确定这些产品的价格区间和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等等。更重要的是,要做什么类目,做什么产品,产品本身要做什么改良和优化等等,需要您提前根据资金、资源和供应链能力等综合情况,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且挑选的产品本身切记质量要过硬,品质合格有保证。除此之外,大家在选品时尽量规避选择国内外法律规定禁止销售的商品等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发布销售,比方说虚拟商品、商务服务、大型机械设备、原材料类商品、危险品等等。具体清单,卖家们可以参照各平台的《平台禁限售规则》。


02高流量以及高效提升转化效率

要把产品创新放到更重要位置,以及要做差异化的打法。在消费者需求变化飞快的时代,准确了解并快速满足他们的实时需求,已成为取胜的关键。另外,由于当前站内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小编建议出海企业一方面要通过从产品质量、服务体验、营销活动等维度提升用户忠诚度,拉动复购。另一方面,也要开辟新的流量增长渠道,通过Meta、Google、TikTok等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渠道获取更低成本的流量。一般来说,上传好产品,卖家们需要去做站内站外推广,提高产品的流量和曝光。关于站外推广板块,小编建议卖家们可以通过Facebook、推特以及YouTube等进行推广。关于站内推广板块,小编建议可以投放亚马逊内部的广告,包括产品推广、视频推广、品牌推广等等,相对于国内电商平台,亚马逊的同样使用CPC(按点击付费)的广告收费模式,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提升流量和销量,为产品的后期排名做准备。


03明确方向,把握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我国跨境电商业务有出口和进口的区别。进口跨境电商就是从海外搜寻各国各地区的产品,借助服务平台将这些产品销售给国人,比如天猫国际就是典型的跨境电商进口服务平台,国内产品也有一个通俗的叫法即“进口产品”,这种购物行为国人喜欢称为“海淘”。而出口跨境电商则是将国内优质产品借助于服务平台输入到各国各地区,比如亚马逊、Starday、eBay就是专业的第三方跨境电商出口服务平台。对于想要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卖家来说,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是从事出口行业还是进口行业,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当下,进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向于成熟,国内也呈现出三大巨头鼎力的局势,卖家们要想加入到进口跨境电商赛道中,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比如服务平台成本费用高、流量争夺难、产品同质化严重等。而且国内线上消费者的人数总体上维持在固定的区间内,市场容量比较有限。事实上,许多进口跨境电商卖家纷纷投入到出口跨境电商行业中,他们认为出口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更大,利润空间更广。新手卖家们可以选择加入到出口跨境电商行业中。一方面,海外市场非常广阔。各国各地区都是可待挖掘的宝藏,卖家在积累了丰富的跨境电商出口经验以及资源后,还可以选择多平台布局,争取到更多消费者。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出口跨境电商行业的支持力度更大,比如大家熟知的一带一路、RCEP协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都为卖家们提供了许多实质性的帮助。


04分析人群,确定目标市场及服务平台

成为出口跨境电商卖家后,要对目标人群进行分析,确定出目标市场以及第三方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第一,确定目标人群。国外与我国在历史、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气候、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他们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与我国也有很大差异,新手跨境电商卖家们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确定自己的目标人群是哪些群体,比如年轻女性、白领、运动爱好者等。而不是单纯的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或是个人兴趣来确定目标人群。当然,新手跨境电商卖家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来确定目标人群,比如拥有运动产品的资源优势,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目标人群是有运动爱好的人群。如若没有资源优势,也可以结合互联网数据、各大服务平台畅销榜、社交媒体账号等来分析当下热门的产品是哪些,再细分目标人群。第二,确定目标市场。新手卖家们在考虑目标市场时要对行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尽可能选择市场竞争力比较小的市场,比如日本市场等。目前出口跨境电商行业中主要流行的是欧美市场,早些年有许多卖家吃到了欧美市场发展的红利,但是现在进军欧美市场的企业数量很多,其中不乏拼多多等携带巨额资金的大型企业。此外,美国等国家的通货膨胀现象尚未有所好转,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逐年降低,此时选择欧美市场可能会